真的不疼嗎?如果鯨的隱私部位都「寄生了藤壺」,會不會影響它們繁殖下一代?

aiya 2023/02/15 檢舉 我要評論

南非的赫曼努斯是全世界最佳觀鯨魚地點,南半球9種鯨遷徙的必經之地,所以你在赫曼努斯看到鯨,那是一件極其稀松平常的事,可能你不會看到鯨而驚訝,因為它們會成群出現,但你一定為看到鯨躍起而歡呼!

因為這種壯觀場面難得一見,就像鯉魚躍龍門一樣,鯨的躍起驚天動地,因為那是一條幾十噸的鯨,全世界最龐大的哺乳動物,藍鯨接近180噸,露脊鯨也有100噸,如此動作能目睹,那真是不虛此行!

但你一定不知道鯨為什麼會躍起,除了捕食、娛樂、逃避危險等常見原因以外,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就是它們身上寄生了毫無底線的藤壺,鯨身上哪些灰白色一個個像朵花一樣,有的零星幾點,有的還連成了片,甚至有的鯨隱私部位都寄生了藤壺,真的不會影響它們操作嗎?

鯨身上寄生了藤壺真的不疼嗎?

我們經常在新聞中看到擱淺死亡的鯨,不是遭遇船舶撞擊,就是因為迷路誤入淺灘,似乎從來不曾聽說過哪條鯨被寄生而慘亡的,那麼可以說藤壺真的對鯨類沒有影響嗎,從一般意義上來說,還真是!

因為鯨的皮太厚了!

鯨的皮膚厚度達到了20~50毫米,這是啥概念呢?大概你一個拳頭的直徑,而這僅僅是皮膚而已,在厚厚的皮膚下還有將近半米厚度的鯨脂,那麼鯨的脂肪到底有多少呢?

鯨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動物,也是脂肪最多的動物,1968年,科學家研究了全球68種哺乳動物,發現藍鯨的體脂比超過了35%,鯨的體重可達180噸,可想而知它們的脂肪有多少!

一般鯨身上寄生的都是桶冠藤壺,它們寄生的厚度即使超過皮膚,那麼脂肪層對鯨的損傷也是微乎其微的,不過鯨身上的藤壺除了會讓它很難受,一頭座頭鯨身上大約能寄生超過500千克的藤壺,也會大大增加阻力,降低游速以外,但并不會危及生命!

當然這對鯨長途遷徙來說,藤壺的寄生大大增加了其在數千公里遙遠路途的消耗,所以鯨還是會利用礁石摩擦和躍起水面的撞擊讓藤壺脫落,有很多圓形斑點就是脫落后的藤壺的愈合后的痕跡!

致命的寄生

對鯨會有致命威脅的有幾個部位,一個是眼睛部位,這里寄生會讓鯨非常痛苦,但也最容易被清理,畢竟眼睛里揉不進一粒沙子的,即使在眼皮那里寄生,鯨也會想辦法蹭掉它!

另一個則是呼吸孔,須鯨有兩個呼吸孔,比如藍鯨是一個呼吸孔,但分成兩個「進氣道」,簡單的說就是靠得比較近,灰鯨則離得比較遠,而齒鯨則只有一個呼吸孔,所以藤壺在呼吸孔附近的寄生對鯨可能產生生命威脅,因為會堵塞呼吸道。

藍鯨(須鯨)的呼吸孔

最后則是隱私部位的寄生,這是鯨身上最柔軟的地方,無論雌性還是雄性都是,所以這里寄生會讓鯨的痛苦難以言表,不過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它們!

2013年死亡的一頭雄性座頭鯨,它的隱私部位周邊附生了一圈桶冠鯨藤壺

因為藍鯨的隱私部位長達2.5~3米,抹香鯨也長達1.5~2米,這個規模不是藤壺的級別,所以難受歸難受,傳宗接代的任務還是必須要完成。

藤壺這種生物,怎麼能在水里游動的鯨身上寄生呢?

大家只要細心一點就能發現,像鯊魚、海豚虎鯨一類游速比較快的鯨身上是很少甚至沒有藤壺的,渾身「長滿」藤壺的是那些游速比較慢,體型比較大的齒鯨比如抹香鯨,還有須鯨比如灰鯨和藍鯨等。

一般在鯨身上寄生的大都是桶冠藤壺,它們并不是一出生就在鯨身上,而是會經歷卵、無節幼蟲、介蟲形幼蟲和成蟲三個過程,其中卵孵化后的無節幼蟲階段是海洋浮游生物之一,而發育到了介蟲形幼蟲就會隨著水流漂浮,一旦碰到鯨,就會有一定的機率成功寄生!

茫茫大海撈針式的寄生,機率實在是太小了,但藤壺會在鯨的繁殖季釋放卵子,此時繁殖的幼蟲寄生成功率相對就會比較高,不過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的城堡軍事學院海洋生物學家約翰·扎爾杜斯(John Zardus)稱一直到現在為止,科學家都不知道藤壺究竟是怎麼找到并附著在鯨身上的。

藤壺的生長過程:令人毛骨悚然

介蟲形幼蟲到達鯨身上后,會尋找合適的錨固點,一旦確定,藤壺幼蟲就會分泌膠體腺,開始形成管狀態空腔,向鯨的皮膚以及脂肪深處延伸,將鯨的皮膚生長是脂肪牢牢的抓住,當然這是隨著生長會逐漸深入,剛開始時也只是在表面以下不深的皮膚附著而已。

藤壺的錨固牢固度很高,如果科學家要采樣成年藤壺,那麼不得不將一大塊鯨的皮膚切割下來,還會帶下鯨的皮下脂肪,可見藤壺的附著牢固程度,因此除非劇烈的撞擊,藤壺不會從鯨身上脫離!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