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考拉的一個「惡習」,顛覆了它在我心中的「憨萌形象」,從此不再愛了

考拉的一個「惡習」,顛覆了它在我心中的「憨萌形象」,從此不再愛了
2022/11/04
2022/11/04

一般來說,只要是動物總會排便,而且動物排出的糞便除了滋養土地以外,還會成為一些昆蟲和微生物的天然養分,這種循環完全符合大自然的規律。人們有一種發自內心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所以對于那些以糞便為食的物種,帶有與生俱來的排斥。

但,我萬萬沒想到,考拉竟然也有這樣的「惡習」,這讓它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瞬間崩塌!但不管我們,面對這樣憨萌的「異食者」,有多麼不理解,有多想改變它。它的這一「惡習」都是在漫長進化過程中,保存下來的賴以生存的手段,特別是考拉!因為這關系到它們種群的繁衍。

考拉其實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樹袋熊,在新加坡也叫它們無尾熊。而在我國香港還會稱呼它們為樹熊。考拉主要的棲息地是澳大利亞,它們生活在當地的低海拔或者稀疏的桉樹林里。

考拉長相呆萌,憨實可愛,性格也比較溫和。一般成年的考拉體重在8-15公斤左右,身長在70-80公分不等。考拉善于攀爬樹木,四肢強壯且大多時候生活在高高的樹上,包括休息睡覺也是。

考拉一般每天要睡18-22個小時,剩下的時間用來進食,總之只要是醒著多數就一直在忙著吃。它們很喜歡吃桉樹的葉和嫩枝,這為它們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但桉樹葉的纖維很粗營養物質很少,且具有毒性會導致昏迷。

為了獲得足夠的營養,考拉需要在清醒時不斷進食,還要和桉樹葉中的致昏毒素搶時間,但這卻大大加速了它們牙齒的磨損,甚至有的考拉會因為牙齒無法咀嚼被活活餓死……

考拉在出生后六個月左右開始斷奶,在之后的幾周里小考拉會以母親的糞便為食,這不是一種喜好,而是就是為了獲得消化桉樹葉的能力,考拉媽媽會照料小考拉從哺乳到能吃葉子的時候。

其實考拉這種生物是在1798年第一次被歐洲人記錄下來的,于1814年首次對考拉進行了詳細的科學描述。到了20世紀初期,考拉毛皮貿易開始蓬勃發展,對考拉的捕殺、出口、買賣交易一度令人發指。

在那個時期大量的考拉被捕殺,其數量由以前的百萬基數驟減到了一千多只!直到當地政府立法保護才有所緩和。而在2020年的澳大利亞山火中,被譽為當地國寶的考拉約有超過2萬只葬身火海,這也導致在澳大利亞野外生存的考拉只剩下4萬只左右。可以說已經到了「功能性滅絕」的地步。

現在大家應該已經知道了,小考拉之所以會有那樣的「惡習」,與它們賴以生存的桉樹葉有關,成年考拉的腸道微生物組具有迅速清除桉樹毒素的能力,因此它們每天可以吃掉幾磅的葉子而不會生病。

而且桉樹葉充滿有毒分子,使其基本上不能被其他生物食用,這也大大增加了考拉的生存空間。可是山火過后的的澳大利亞,大片焚燒后的桉樹林被砍伐,考拉開始面臨著沒有樹葉可吃的境地,為此有研究人員試圖通過改變其腸道微生物組,幫助考拉們適應新的食物來源。

研究人員在考拉腸道內植入新的微生物后發現,它們的原有的腸道微生物組確實發生了變化。而且這種微生物組變化的多少,與它們愿意吃多少食物有關,這似乎可以證明通過改變其微生物組,能夠達到影響它們其他食物的目的。

目前,這項研究還在試驗階段,如果實驗成功,考拉不但有了新的食物來源,可能小考拉的「惡習」也能得到終結,那時我們還會再愛上考拉的吧?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