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有很多種不同的生命,而每一種生命都有著與自己生存相適應的獨特習慣。在我們科技進步的過程中,我們對各種生命的認識逐漸深化,很多奇異的動物以及它們的習慣也逐漸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就像下面這個故事里最「愚蠢」的一種生物,在進化的時候,因為吃了自己的腦子,從而轉化成一類植物繼續存活,那就是「海鞘」。
海鞘是一種在海里十分普遍的動物,根據資料顯示,在全球范圍內,有上千種海鞘,這些海鞘的形態千奇百怪,若不是親眼所見,很難將它們區分開來。
在生物分類中,海鞘屬于脊索動物一種,脊索是一種發育時形成的獨特組織,而海鞘的脊索則是在身體尾部,當身體進化到更高的級別時,脊索會發生一些變化,從而進化成脊柱。
盡管看起來和無尾類的高等物種相比,海鞘似乎更低一等級,但它的生活習慣與其他低等物種差不多。這些海鞘長時間呆在礁石和船只下,行動主要受神經系統的支配,不需要行動,也不會執行什麼繁復的行動,也不會去覓食,只會吸收海水中的一些有機物質和浮游物,因此,這些海鞘魚才會大膽地選擇將高耗能的大腦直接吃掉。
事實上,海鞘一開始也是有腦的,它在誕生的時候就跟小動物一樣,是一種會四處游動的生物,通過一些比較精密的神經來操控自己的脊柱和尾巴,可當它尋找到合適的生存環境后,就不會再用腦來操控自己的身體和行動了,于是腦就變成了一種裝飾。
當它固定在石頭上,或固定在船的底部時,它忍不住會想:「我要腦子做什麼?」海鞘的這個動作雖然看起來很傻,但實際上卻是一種自毀的征兆,因為腦漿會浪費大量的精力,而且對身體的發育也沒有太大的幫助,與其浪費時間,倒不如把這個器官「吃掉」。
做出這個選擇之后,海鞘就會出現反向變異,它們體內的腦部會變成單一的神經節,而在成熟期,它們會長出兩條管道,用來處理每天的飲食和糞便,慢慢的,它們會變成一株植物。沒有了腦袋的海鞘會在沒有了腦袋的情況下,憑借著自己的性別優勢,在普通的生育時期,只要將自己的卵和精液排放到附近的海洋中,然通過體外受精就可以完成。
不過,失去了大腦的海鞘還是難逃被送到了飯桌上的命運。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碘質,所以它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在阿茲海默癥中也有很好的療效。因此,在日韓等一些海岸地區,由于其外形類似于菠蘿,又被稱為「水中菠蘿」,被視為下酒菜。而在加工過程中,為了避免這些東西中的蛋白質、氨基酸以及脂肪酸等物質的損失,通常都是在漁場中收獲后再出售,這樣才能確保食用的是未經加工的最新鮮的。
你有吃過此類海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