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是淡水殺手,河馬親緣最近的兄弟也是魚,是一口可以吞了鱷魚的鯨魚,可見河馬之所以兇悍也是有背景的。
對于人類來說,相較于河馬,我個人認為鱷魚更為危險,河馬會光明正大告訴你:我要吃你!鱷魚不可怕,就怕鱷魚有「文化」,它是水下精明而又陰險的獵人,兩只小眼睛浮出水面,獵物一過來就突然張開血盆大口。河馬嘴張的不比鱷魚小,但卻是不同畫風。
很多人認為河馬是食草動物,但實際上它是雜食動物!在非洲,尼羅河鱷和河馬的領地有交集,大打出手是經常的事,但都是事出有因,而不是食物鏈之間的關系。
鱷魚如果發現成年河馬對它有攻擊的意圖,它的內心是顫抖的,但它們如果碰到孤單的小河馬,往往食物的美味會讓它們沖昏頭腦。
當然,成年打幼兒園不代表什麼,下面我們來場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戰斗。
鱷魚PK河馬
雙方參賽選手閃亮登場:
先出場的是尼羅河鱷魚,頂級掠食者,第二大爬行動物,它們已經保持這個狀態幾百萬年了,可見這個狀態幾乎是無敵的存在,它們具有動物最強的咬合力(5000 psi)。
只要膽敢闖入它的領地,被它們咬住,你基本上可以掛定了。普通成年的雄性長度3.5~5米,體重200~800公斤。這次參賽的是一只較為普通的選手,4米,500公斤。雖然在鱷魚中不算出眾,但是大多數動物都在它的菜單上。(只考慮一般情況,不以極端的例如鱷魚王、河馬王之類的比對,沒有意義)
下一位參賽選手也萌萌地向我們走來:
額~不對,出來的是它的baby,后面咆哮的走出來的才是真正的參賽選手。
千萬不要被小河馬的外表所迷惑,河馬可是第三大陸地動物,咬合力也超強(1800psi),成年的河馬極具領地意識,雄性平均為1500公斤。看起來不公平,三只鱷魚的體重對付一只鱷魚,好吧,現在攔也來不及了,鱷魚也開始嘲諷了,場面快控制不住了!
圖:看到你的孩子,就讓我想起我曾經吃過的無數只河馬,真實美味極了
比賽開始:
解說A:雖然它們都有巨大的咬合力,但是它們都不會咀嚼,無法把口中的食物磨碎。河馬只有下面兩顆獠牙,但這兩顆牙間距較寬。如果動物太小卡在兩顆牙之間,那麼就會感覺好像被上下兩瓣巨唇含住,而鱷魚「盔甲」般的防御力不用說,它并不會被河馬直接「含」死。
圖:河馬的獠牙
解說B:鱷魚率先發起了沖擊,尷尬的一幕出現了,河馬體型太龐大了,鱷魚的嘴不夠大,根本無法咬住河馬。不過,即使能咬住河馬的皮膚也高達6厘米。
A:看來鱷魚唯一的辦法就是看能不能找到機會咬住河馬的小短腿。
B:咬住也沒有用呀,它不會咀嚼,最多就是鉆幾個脂肪小眼。
圖:鱷魚必殺,死亡翻滾
A:不過,鱷魚在水中比河馬靈活,如果能把河馬拖入水中,來個「死亡翻滾」,沒準能把河馬的腿撅折,從而鎖定戰局。
B:河馬也是水中王者,鱷魚不要妄想象斑馬和水牛一樣把動物拉入水中溺死,這要對河馬無效。而且你看它們的體格差距,鱷魚不具備把河馬拉入水中的能力。除非是一群鱷魚對付一只河馬,一人咬住一條腿,然后來個五鱷分尸。
A:要是喊人的話,河馬也不懼呀。鱷魚幾次進攻都被河馬按住,幾次都通過瘋狂撲騰,掙扎逃離,感覺河馬一點壓力也沒有,也不主動發起進攻,像是在逗鱷魚玩。
B:鱷魚幾次被河馬含住,也沒受什麼傷害,看來要以平局收場嗎?
A:不會的,鱷魚的腹部并沒有厚厚的「盔甲」,而河馬那倆看似「不中用」的獠牙,如果在含住鱷魚時,正好刺穿鱷魚的腹部,巨大的咬合力就可以牢牢的鎖死鱷魚,那麼鱷魚基本上就敗了。
B:這比賽不公平,首先公斤級對鱷魚就不利,還是在陸地上,鱷魚沒有優勢。
A:大自然弱肉強食,哪有什麼公平可言。快看,鱷魚腹部被河馬的其中一顆獠牙咬住了,另一顆差點,正好卡住鱷魚!一顆也足夠了,估計要結束了!
寂靜降臨,鱷魚掙扎了一陣,最終身體垂下,比賽結束了。
復盤
鱷魚具備的三個技能,死亡翻滾(在水中施展更為靈活,才能給河馬造成傷害),溺水殺,咬殺都對河馬無效。河馬體型更大,面對鱷魚的厚厚的盔甲,輸出能力也略顯不足,不過鱷魚并非無懈可擊,河馬的獠牙足以刺穿鱷魚的較為柔軟的腹部。
實際上河馬和鱷魚平常都互不干涉,和平相處,一旦河馬覺得鱷魚礙眼了,走向鱷魚,鱷魚就會迅速躲開,地方那麼大,在哪不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