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生物不斷進化,是為了通過改變自身適應外界的環境,不然就只有被淘汰,遭受滅絕的風險。
從地球誕生到現在,經歷了幾十億年的時間,出現了林林總總的生物, 也有不少生物早已不復存在。
能夠延續至今的生物,總有自己的優勢,也許是有智慧的頭腦,也許是有兇猛的捕食能力,也許是有強大的適應能力。但有一種生物卻很特殊, 它憑借「廢物」的特點延續了5億年,在自然界中沒有天敵,沒有威脅。
不斷進化才能避免「出局」
地球誕生之初的環境十分惡劣,根本無法滿足生物生存的必要條件,二氧化碳濃度高得離譜,溫度也不適宜,自然災害頻發。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環境逐漸穩定下來,出現了單細胞生物。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地球上出現了多樣的生命,物種多樣性也慢慢形成。迄今為止, 只有少數寒武紀時期的生命留存到現在,很多已經被永久地淘汰出局了。
人類進化到直立行走,開發大腦,使用工具,用了很久的時間,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斷適應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世界,畢竟世界的競爭是十分殘酷的。
直立行走節約的能量為大腦發育提供了充分的營養,人類依靠發達的頭腦馴化動物,用雙手改變世界, 用思維和創造力慢慢走上了食物鏈最頂端的位置。
海洋中的生存之爭也是殘酷的,不同的物種為了求生不得不進化出各種本領,比如我們常說的烏賊。
烏賊的腹中裝滿了「墨汁」,一旦它們遭遇了危機,又難以對付敵人的時候,身體出于本能的反應,就會噴出大量的墨汁。墨汁在水中散開,敵人的視線會受到影響,一下就找不到北了,烏魚也就可以趁機落荒而逃了。
就連人類成為自然界頂端的生物,都是根據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堅持不懈的進化實現的。
但是,有一種奇特的生物卻用5億年的生存經歷闡述了一個道理:只要自己足夠廢物,就沒有天敵。 它在幾次的物種滅絕中幸存,頑強地活到了今天。
一直在「擺爛」的海蜘蛛
生命最初誕生在海洋之中,海底世界是殘酷的,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弱勢群體只有不斷偽裝方能保命。
強者有非凡的捕食能力,它們的日常就是瘋狂掠殺毫無反擊之力的弱者,對于弱者而言,吃飽已經是次要的考慮了,重要的是如何保護自己,于是 硬殼和隨機應變成了一種保命的技能。
海洋中的生物為了延續,真的是使盡了渾身解數,唯有海蜘蛛是個例外。 它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只有擺爛了,沒想到一擺就是數億年。
海蜘蛛顧名思義就是 生活在海里的蜘蛛,又名 皆足蟲,除了身體全是腿,但它們只是和陸地上的蜘蛛有著相似的外表,并沒有任何血緣上的關系。
海蜘蛛靠躲躲藏藏生活,海藻之中,巖石之下,都是它們的身影。海蜘蛛體長0.5cm左右,身體呈棕黃色,小小的身材有8只腳,腳上還有鉤爪,身體前側還有專門捕食的螯肢。
海蜘蛛沒有脊椎,骨骼包裹了它們的身體。它們的身體結構是十分簡單的,這種單一的生存模式也反映了 節肢動物最初的進化歷程。海蜘蛛大部分生活在淺水區,但是在海底7000m的地方也有它們的蹤跡。
海洋是一個復雜的地方,表面風平浪靜的海面之下,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捕殺。
海底也有食物鏈,有頂端的霸主, 自然就有遜色的生物。當曾經稱霸的巨齒鯊等都默默退出了歷史舞台,海蜘蛛竟然可以全身而退,頑強地活了下來。
「一無是處的廢物」
海蜘蛛體型小,也沒有戰斗力,但這并不影響它們傳承下來。海蜘蛛身材小,能食用的肉就一點點,還沒有它身上的殼多。 一嘴下去都是殼,肉沒有營養,肉質也不好,簡直難以下咽,久而久之就被捕食者嫌棄了。
試想一下,海洋中那麼多大大小小的生物,誰會對這種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東西感興趣。
海蜘蛛讓自己 進化成弱小的廢物,體型也小,完全不可能給其它生物造成威脅。就這樣,這種一無是處的「廢物」漸漸在海洋中 被無視,逃過了各種各樣的捕殺。
打不過就不打,它們照樣活下來了。誰又能想到,這個被忽視的生物能夠勝過千萬強者,活了5億年還能延續。
海蜘蛛的生活可以說是 海底擺爛的先鋒,它們不挑剔,有吃的就吃,不管是藻類還是浮游生物,統統都能入肚,甚至 海洋垃圾、動物的尸體都是它們的盤中餐選擇。
這樣一來,海蜘蛛是完全不用擔心餓肚子的,畢竟它們是來者不拒的。
除此之外,海蜘蛛的身體也在慢慢進化,身體顏色越來越淺, 逼近于透明,說它們是 海洋隱形生物也絲毫不夸張。
海蜘蛛可以在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外界的打打殺殺和它們也沒有什麼關系了。
總結
海蜘蛛的生存之道和海洋霸主是恰恰相反的, 前者是猥瑣發育,默默生存,后者是征服一切。
不可否認的是,海蜘蛛特立獨行的生存之道是它們得以生存下來的秘訣。海蜘蛛不爭不搶,不論處于什麼環境,都能自我滿足,這種讓很多生物不屑一顧的方式反而成就了它們。
無用之用,也是頂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