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搞不懂鯨魚為什麼會「親近人類」?看鯨魚身上的「藤壺」就明白了!

搞不懂鯨魚為什麼會「親近人類」?看鯨魚身上的「藤壺」就明白了!
2022/11/07
2022/11/07

在墨西哥西北部的圣伊格納西奧礁湖,這里常常會上演一副鯨魚與人類和諧相處的溫馨畫面,作為世界上已知的最后一塊沒有遭受人類活動干擾的灰鯨繁殖地,這里的灰鯨一反常態的特別喜歡與人類接觸, 比如主動浮出水面讓人撫摸,根本不會表現出一絲的攻擊性,不少游客慕名而來,甚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遺產名錄。

不過似乎鯨魚這種大家伙對人類好像多多少少的有些「迷之親近」,即便是有殺人鯨之稱的虎鯨,事實上也基本不會傷人,不少人就猜測為什麼鯨魚會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呢,特別是墨西哥那里的灰鯨,不過我們仔細看這些浮出水面的灰鯨身上有什麼, 或許我們就明白了它們為什麼會選擇親近人類了。

鯨魚身上寄生的可怕生物,讓鯨魚飽受折磨

藤壺,是折磨鯨魚的主要生物。

我們認識藤壺可能更多地來自美食節目和美食博主,藤壺雖然外貌奇丑無比,密密麻麻的讓人不寒而栗,但是這一大類生物卻是一種美味的海鮮, 被稱作「來自地獄的美食」。吃過藤壺的人都會對那種嫩嫩的口感贊不絕口,很多人覺得根本就不像一個貝類應該有的口感,確實,藤壺并不是一種貝類,而是一種有著石灰石外殼的節肢動物。

藤壺屬于節肢動物門,甲殼綱,藤壺亞目,這個大家族有著差不多500多個成員,光我國就生活著110種,最大的特點除了好吃以外,還有喜歡密集生存,以及極強的附著能力,這也是折磨鯨魚的主要原因, 那麼藤壺是怎樣附著在鯨魚身上的呢?

藤壺的一生分為浮游,無節幼體,腺介幼體和成蟲四個階段,成蟲后已經開始分泌石灰石硬殼,那個階段自然沒有了附著的能力,真正在鯨魚身上駐扎的是腺介幼體階段,腺介幼體會在海水中游蕩來物色合適的「住址」,一旦合適了, 腺介幼體的膠腺就會分泌一種強力的膠液,這種膠液會將腺介幼體牢牢地固定起來,從這以后,鯨魚的身上就會慢慢出現一片片的藤壺成蟲。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鯨魚都會被寄生藤壺,比如虎鯨的周身就很光潔,其實藤壺的腺介幼體對水流流速要求很高,虎鯨這種游速快的動物一是不給腺介幼體附著的機會,二是藤壺作為濾食性節肢動物,這麼快的水流速度別說進食了,「網子」都給沖走了。

像灰鯨,就是一種游速很慢的鯨魚,相較于虎鯨30海里的時速,灰鯨的游速一般為每小時3-4海里,最快的情況下也不會超過8海里,同樣的還有速度差不多的座頭鯨, 緩慢的游速成了藤壺的主要受害者。

鯨魚為了甩掉藤壺想盡了辦法

藤壺喜歡欺負那些游的慢的鯨魚,力的膠水附著在鯨魚的皮膚上雖然不會傷害到鯨魚,但是大量的寄生會讓鯨魚瘙癢難忍。更令鯨魚難以忍受的是,這些藤壺專門找一些嬌嫩、有褶皺的地方寄生,比如鯨魚的嘴唇、鼻孔、魚鰭下、眼瞼四周,甚至連生殖器官都不放過,在2013年死亡的一頭座頭鯨身上, 就發現其生殖器周圍被寄生了大量的藤壺,很難想象被寄生的鯨魚是什麼感覺。

鯨魚為了對付這些可惡的藤壺,可以說是想盡了辦法,有些時候我們發現鯨魚不斷地躍起或者是拍打尾巴,很多人認為這是在向周圍的鯨魚同伴發信號,事實上這種拍擊水面的動作是沖擊掉藤壺的最好方法, 至于體型較小的鯨魚,會選擇在淺水區摩擦海底來去除藤壺,但是這個動作有很大的擱淺風險,不過為了擺脫藤壺,再冒險也可以一試。

在墨西哥的灰鯨,我們可以看到它們的嘴巴以及身上長滿了藤壺,還有藤壺掉下后在皮膚上留下的白印,像灰鯨這種高智商的海洋哺乳動物,大概知道也許只有擁有靈活雙手的人類才能幫它們扣掉難忍的藤壺了吧。

有人就會問,鯨魚就沒有專門幫它們剔除藤壺的動物伙伴嗎?像犀牛還有犀牛鳥幫它們剔除皮膚褶皺中的寄生蟲,海中也有像醫生魚這種專門剔除其他魚身上寄生蟲的魚類, 但是鯨魚并沒有專門為其服務的動物, 鯨魚在浮出水面以后確實有一些海鷗飛上去,但并不是為了剔除藤壺,而是趁機啄一塊皮肉食用,像藤壺這種又硬又沒肉的東西幾乎沒有食用的。

結語

或許灰鯨等鯨魚親近人類的目的還有很多,但是它們身上的藤壺確實是一個原因,不過在海洋中飽受藤壺困擾的動物還有很多, 海龜就是受害者之一,很多時候滿身的藤壺讓人起雞皮疙瘩,但是這些可怕的寄生生物能慢慢的將海龜折磨至死。

當然在海邊的小伙伴們對藤壺更加熟悉了,海邊的巖石、船底、海中建筑物等,都是藤壺理想的寄生地, 清理這些藤壺,也同樣能讓人類頭疼不已。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