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是歐亞大陸東緣的最高山系,也是中朝兩國的界山,素有「千年積雪為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它還有一個「長相守、到白頭」的寓意,以至于女真把它視為發祥地。
長白山最吸引人的要算天池水怪,最讓人好奇的還是山下出現的「狽」。那麼,「狽」到底是一種什麼物種呢?
01目擊:多次現身長白山,前腿短后腿長,奔跑時前腿搭在狼身上
在長白山一帶,的確流傳著許多關于「狽」的目擊事件。
上個世紀初,有位老獵人狩獵時,突然冒出一頭額頭上長著一撮白毛的狼,眼看老獵人不敵,獵狗及時趕到咬斷了白狼一對前腿,白狼隨即逃進山里。當年冬天,一大群狼圍攻了村子,這次群狼很有策略地攻擊。原來一只白狼趴在另外一只狼的身上,仿佛狼群的軍師在指揮狼群。
五十年代初,一位老獵戶捕獲了一匹狼,多年后獵戶病逝,與那匹狼搭檔的「狽」找上門來報仇,發現獵戶已離世,便要報復獵戶的母親,老太太不慌不忙,用計謀反捕獲了「狽」。
02歷史:最早記載于西漢,唐代典籍中多次出現,李時珍也有記錄
「狽」作為一種在傳說中的動物,最早記載于西漢時期,東方朔所著的《神異經》文中說:狽無前足,一云前足短不能自行,附狼背而行,如水母之有蝦也。這里幾個關鍵是:前腳短,附狼背。
到了唐代,一些典籍對「狽」的描述是這樣的:這種動物的前腿短,不能獨自行走,只能將自己的前腿搭在狼背上才能奔跑,否則寸步難行。同樣,文章中突出的是前腿短、搭在狼背上。
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記載:狽足前短,能知食所在。狼足后短,負之而行,故曰狼狽。同樣,李時珍的說法與《神異經》大同小異。
清代譴責小說家吳趼人撰寫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最早出現過「狼狽為奸」。這個成語中說了兩種動物,一是「狼」,二是「狽」。
《康熙字典》對「狽」做出的解釋,翻譯過來大意是,「狽」是前足畸形的狼,現實中也有人發現過前足缺失或者畸形的狼趴在另一只狼背上的現象。
可見,從《神異經》、《集韻》、《字匯》到《本草綱目》,再到《康熙字典》,「狽」大都是以這種「前足絕短」、「與狼為伴」的形象存在過。
03特征:狼的軍師,平時深居簡出;嗅覺靈敏視力好,能幫狼發現獵物
結合目擊者的口述以及古籍中的記載,一種名為「狽」的動物漸漸有了輪廓:
其一,與狼的外形相似,體瘦,20公斤左右,耳豎立,胸部略窄小;不同之處是,「狽」的前腿有傷殘,而且短小,前腿要比后腿短很多。
其二,「狽」的顏色明顯不同于狼,「狽」全身長滿白色毛發,僅吻尖及尾巴為黑色,又被叫作「白毛狼」。
作為狼的軍師,「狽」的習性更是與眾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行動十分不便,不能獨自正常奔跑,由狼供養,依附狼而行走,必須把兩條前腿搭到狼的屁股上,靠狼馱著走,這也是「狽」最顯著的標志。
其二,嗅覺十分靈敏,視力也好,擅長發現獵物,而狼的嗅覺不太好,這樣一來,能幫狼準確發現獵物。
其三,鬼點子很多,狡猾、兇狠,智商出眾,聰明程度遠遠超過狐貍,和狼搭檔在一起的時候,可以說連獵人都沒有辦法。可能就是因為它身體的缺陷,才讓它有了一個聰明的頭腦,這類似于人類的霍金。
其四,「狽」平時深居簡出,只在狼遇到難題時,它才會出來,出謀劃策,調度群狼。
04關系:與狼互利共生,為狼出謀劃策,若失去狼的保護,則無法生存
動物界中常見的共生關系有寄生、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與無關共生。動物學家指出,「狽」作為一種與狼共生的食肉動物,與狼之間并不是偏利共生,而是互利共生的關系。
「狽」一般不行動,它只給狼出謀劃策。如果狼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才把「狽」背出來讓「狽」出主意。
「狽」主要靠吃狼打獵來的獵物生存,一旦「狽」失去狼的保護,則只能坐以待斃,或別的天敵吃掉。
「狼」和「狽」之間的關系,類似于郊狼和獾的關系。郊狼和獾達成類似于互利共生的關系。郊狼會幫助獾抵御天敵的入侵,而郊狼則依賴獾來捕捉獵物,它們互利合作,一起共贏。
05爭議:「狽」的原型不是豺,更不是狼獾,當然不是狐貍與狼雜交的后代
以前狼到處都是,但「狽」究竟有沒有,卻爭議很大。關于「狽」,有人說它只是傳說中的動物;有人說其實是豺,自己親眼見過;還有人說應該是狼獾……
有觀點認為「狽」其實就是豺。他們的理由是:豺的領地與狼有一定重疊;體型相似,只是比狼要小一些;關鍵是它的四條腿比較的短;豺跟狐貍一樣狡猾,生性兇殘。但是,豺與狼向來水火不相容,更不可能一起行動,所以這種說法根本不成立。
也有人認為「狽」就是狼獾,它的頭部和狼相似,體重與狼差不多了,而且狼獾的腿比較短,跑起來沒有狼快,個性兇猛,和傳說中的「狽」很相像。盡管狼獾的名字中有一個狼字,卻并非狼的朋友。
甚至還有人說「狽」是狐貍與狼雜交所生的后代,這種說法根本立不住腳,因為狼和狐貍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兩者結合根本不可能繁衍后代。
06真相:「狽」是一種不存在的動物,其原型可能是狼群中的傷殘狼
那麼「狽」是什麼呢?專家認為「狽」其實是一種不存在的動物,但是「狽」的原型很有可能是狼群中的「傷殘狼」,目前這種說法也被大眾所認可。
狼的領地意識強,對待外來動物從不留情,這也說明狼背的只有可能是「傷殘狼」,不然不可能會在狼群中生存。當然,也只有前腿傷殘的狼,才能趴在其它狼身上行走,組成狼狽組合。
按常理來說,有先天性缺陷的「狽」會被丟在原地自生自滅,但狼群并沒有丟下「狽」,原因有三:其一,「狽」雖然身體傷殘,但智慧高于別的狼,在狼群中能擔任軍師的職位;其二,「狽」被狼群當成具有神秘力量的同類物種,是狼群的精神象征。其三,「狽」擁有獨特的技能,擅長發現獵物。